渐的忘记了这档子事。
高俅继续道:“其实小弟有过妻室,当初高某跟着学士去了杭州,当时杭州大水,百姓流离失所,高某已经是成年儿郎,在学士的提点下,大奶奶的帮衬中,和一家中遭难的女子成婚。之后几年,婚后也算相近如宾,但却苦于一直没有子嗣。后来女子受不了流言蜚语,高某这才让其离开。之后,我那……不对,她很快改嫁有了身孕。”
李逵闻听,点头道:“既然如此,就是有病!让医者看过吗?”
不孕不育而已,在大宋,真的会让左邻右舍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看来高俅或许真的是不孕不育,但也不至于让他才二十多岁就生出收养嗣子的举动出来。
这关乎子嗣繁衍,高俅就算是平日里洒脱的性子,也不敢小觑。高俅早就有过担心,这种担心一度让他愁眉不展,被性格跳脱,正在专研医学的苏轼看在了眼里。
自学医术的苏轼苦于没有能放心‘下药’的对象,眼瞅着身边的高俅得病了,自然要好好关心一番。
不得不说,苏轼对高俅的病情很重视,也想过无数的办法,还吃了不少补药。可是高俅的病情,似乎一点都不见好。时间长了,高俅气馁了,苏轼也觉得高俅没救了,只能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