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何其不公?”
“我等何其辜,为何范相要刁难我等沂州士子?”
“申述!”
“申述!”
“我等要向范相申述!”
……
沂州通判严明,从六品的小官,站在范纯仁这位大佬面前,战战兢兢的禀告:“范相,您老快去看看吧?士子们反应激动,似乎有闹事的嫌疑。”
士子闹事,在大宋每逢科举也是经常有的事。
最大的一次就是太祖时期的落第士子徐士廉,在宫外击鼓鸣冤,痛斥主考官李昉担任主考官期间,私相授受进士名额,引起太祖皇帝震怒。
不仅当年的省试全部作废,所有考生全部参加重考。主考官去官,一干人等都受到重罚。要不是这件事发生在大宋初年,人们已经习惯于唐朝的科举舞弊的手段,要不然惩罚会更严厉。
好在李昉后来投靠太宗,步步高升。
但是引起的轰动效应,绝对不亚于一场政变。因为皇帝对主考官的不信任,原本没有的殿试出台了,皇帝要亲自考察进士的能力,免得被官员糊弄了。
之后的科举也有发生考生不满成绩,而引起主考官丢官的事。
但这不过是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