逵往后院走,一边走,一边还抱怨着:“人杰,颍州的商户对我们外乡人实在不太友好,连粮食都限量供应,一个人只能买三升。走遍大宋,老夫还是又一次遇到这等糟心的卖家。要不是求了老朋友,老夫举办这次宴会的食物都筹备不起来,你说气不气人?”
“刘叔,这不是颍州的商人对外乡人如此,而是颍州商人控制了粮价,担心卖多了,百姓囤积了够吃的粮食,想要涨价的时候无人购买。”
“鼠目寸光的东西,上不得台面。”李逵的实话,听在刘葆晟的耳朵里,却颇为刺耳。就算之前,老刘家的穷的时候,这种挣钱的机会,刘葆晟也不屑去做,因为隐患太多:“难道他们不知道,对于一个世家大族来说,乡望才是一个家族最大的根基,没有乡望,人离乡贱,天下就没有一块是良乡,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
内心不由的对颍州的大户鄙夷了几分。他是将门出身,他很清楚很多地方的民变的根子,不在于朝廷。
朝廷哪里知道地方上的事?
大宋是一个商品社会,更多的是商人和士绅控制了市场商品的供应和价格。但颍州的做法,明显是涸泽而渔,百姓如同生活在烈油之中,一旦引起公愤,必然揭竿而起。虽说,大宋的民变规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