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情上看,苏轼此时的面色是放松的,就差当即表扬李逵一句:“有人杰在,老夫无忧矣!”
可惜,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啊!
因为一旦说出口了,就表示他对义仓发生的贪腐束手无策。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义仓内养了一群蠹虫,怎么可能一仓的粮食都是霉变的粮食?
这不是侮辱人的智商吗?
苏轼从紧张的情绪中彻底缓和了过来,换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坐姿,情绪也高涨了起来。他原先大概以为,已经是死无对证的案子,还有转机的机会,这让他就有种天下尽在掌握的安然:“人杰,你快说说,从哪里收罗这些蠹虫的罪证?”
文学家,在遇事的时候,隐藏在身体内的丰富情感,会如同涌泉一般,突突的往外冒。一对因为长年熬夜,加上酗酒,放纵,如同食铁兽般萌宠的黑眼圈,傻傻发愣。
最多也就是哀叹一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面对也阴谋,他们毫无办法。
面对丑恶的官场贪腐,他们也没有办法。
面对穷凶极恶的外敌,他们更没有办法。
苏轼也是这样的人,他博学善文,但面对具体事务,总是毫无头绪。就算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