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能成为孔门学子。”
大宋想要获得进士的身份,有很多。不外乎皇帝特赐,省试殿试获得,还有一种是最难的太学上舍学生中选拔。为什么说第三种是最难的呢?
太学有三四千学生,都是各地选拔的精英。说句不夸张的话,太学前一百名的学子,在科考之年有八成以上的希望中进士。而且太学中也有特例,每年岁考,前几排名的学生会获得进士出身并且赐予官职。这个数量还不确定,一般都是十人以下,五至七人之间为多。也就是说含金量最高的进士,其实是第三种。秦桧就是太学岁考之中诗词获得了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他那一科选了五人。
很尴尬的是这三种进士身份都和童主簿没有关系。
他是恩荫官出身,在文官之中是最被看不起的存在。
难道童主簿不想考进士吗?不是,他可以通过制科来考取进士,这也是朝廷为了给一些恩荫官员子弟,或因功获爵,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开办的考场。但制科属于特例,没有定制。有时候年年考,有时候十年不见考一次。官家继位到现在,一次也没有开过制科,主要是年龄太小,不足以担任制科主考官选拔人才。至于太皇太后,她一个女人就不适合开制科来取士了。于是一心想要获得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