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挑起袁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
刘备占中山、常山两郡,此两郡都是膏腴之地,非渤海郡可比,如果不是公孙瓒在一侧虎视眈眈,袁绍早就赶跑太史慈了。
李儒的圣旨就是对太史慈的否认。
河内郡,王匡与张扬各据一半,虽然两人都在何进麾下干过,可如今各为其主,张扬背靠刘备,各种物资、甲械都不缺,在河内的声望、势力一日比一日高涨,眼见王匡都快混不下去了,如果不趁着6城军大举入三辅时夺回河内,那王匡只能回老家了。
袁绍正跟公孙瓒对峙在河间边境,另一侧阎柔在鲜于辅、鲜于银兄弟支持下重新回到渔阳,并在渔阳境内与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大战于潞北,结果邹丹大败,邹丹授,公孙瓒数千精骑被鲜卑、乌桓人吃掉。
袁绍大喜,忙调鞠义派兵护送刘虞之子刘和自渤海入渔阳,渔阳士族纷纷投降,公孙瓒在渔阳的势力瞬间分崩离析,右北平跟辽西郡的公孙瓒势力亦退守辽西郡本部以待公孙瓒的命令。
袁绍在河间、鞠义和阎柔在渔阳、齐周和徐邈在上谷、代郡,公孙瓒就处于地方的半包围中,如果没有太史慈背靠太行山钉在中山、常山、涿郡三郡,公孙瓒落败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