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张写着算数题的纸张递给杜甫。
杜甫接过纸张,看了看题,发现这是一道关于税收的题。
【宜县有田亩三十四万六千八百亩,分为上中下田,上田十万七千四百亩,中田十六万六千亩。
上田每年每亩收税六斗,中田五斗,下田四斗。问:宜县一年能收税几何?】
看到这个题,杜甫觉得很简单,只是普通的加减乘除运用而已,无外乎数字大了一些。
“大人,能否借笔墨一用?”杜甫朝荀彧询问。
“可。”荀彧点点头,让人准备笔墨纸砚。
很快,笔墨纸砚准备好,杜甫提起笔,开始在一张空白的草纸上验算起来。
不到两分钟,答案就出来了。
“大人,宜县收税应为一百七十六万八千斗,又为十七万六千八百石。”杜甫朝荀彧说道。
“不错,你算对了。”
听到杜甫的答案,荀彧点点头,不过他看到杜甫的验算稿纸时,忍不住询问:“这些,是什么?”
原来,杜甫验算时,用了阿拉伯数字书写,荀彧根本就不认识。
不过既然杜甫算对了答案,就说明这是很有用的东西。
让他诧异的是杜甫竟然只是片刻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