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做出姿态,卢象升相信,作为饱读诗书、深明大义的官绅士绅们,从中作梗的概率应该不会很大,就算有个别人看不清大势,妄想着迫使朝廷收回这条律令,那也影响不了大局。
南京或许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块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卢象升这回看错了士绅大户们的嘴脸。
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所谓的大义这个冠冕堂皇地说辞,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
在接见了南京勋贵们的当天下午,先后有数波在南京一带数得着的官绅来到官驿面见卢象升。
这些人中既有致仕归家的高官,也有卢象升中试的同年,更有在职的当权者,甚至还有卢象升在常州府老家的长辈和发小。
这些到访之人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前来拜会,在简单叙话拉近关系之后,无一例外的都将话题转向了士绅一体纳粮一事,并且态度出奇地一致,都是引经据典地表明了对新政的反对之意。
来客都是或明或暗的表示,卢象升既是出身于江南,就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向皇帝列举有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立刻废止这一于民夺利的举措,保护江南民众的切身利益。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来访诸人都是拿着厚厚的礼单,其中既有金银古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