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其战力之强劲已是远胜当初萨尔浒时十余万乌合之众,我军就算寻找时机击其薄弱,恐怕也难以占到太大便宜。
奴才觉着,只要我大军北返,明军主帅定会率军尾追,其目的就是想击破盛京,使我大清国威尽丧,人心尽失。
前车殷鉴不远,明军绝不会再行分兵与我军各个击破之机会,而在其重兵遮护之下,我军哪有断其粮道之机?
如此一来,我军被十余万明军尾随北返,盛京势必会陷入危局之中,一旦应对不当,圣上该如何自处?!
现下时节已至五月,夏粮收割完之后旬日,雨季便会到来,一旦军中有士卒感染伤寒之症,若是蔓延开来,我军缺医少药下又当如何?”
万历四十四年的萨尔浒之战,成为了建州崛起的分水岭,从此大明和建州之间攻守易势,也将大明的财政拖入了一个大泥潭中。
萨尔浒之败原因众多,有神宗皇帝屡次三番催促、导致明军仓促上阵的缘故,也有明军各路主将应对失措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排兵布阵时犯下的分兵大忌。
十几万大军被杨镐分成了四路,彼此之间互相不通声气,各自为战,结果被努尔哈赤带领主力从容的各个击破,数十名高级将官殒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