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年过五旬后的徐云生突然走了狗屎运,先是于崇祯六年乡试中举,并于次年会试上榜,虽是名次排在大后面,但最后也落了个同进士出身。
由于河南各地屡遭流贼肆虐,所以河南各府县成了新科进士们畏之如虎之地,徐云生则是大胆请任,最终谋得了信阳州知州一职后走马上任,至今已历三年有余。
幸运的是地处偏远、靠近湖广的信阳州并未遭受严重的兵灾,这三年间其治下甚为安定,这就给徐云生大胆捞钱提供了有利时机。
他自知年岁已长、朝中无人,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已是很难做到,那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劳累、饱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
既然当不了大官,那就捞钱吧,总得给后代子孙留下点财富吧?
三年来他通过各种手段,与州同知、通判等人沆瀣一气大肆敛财,然后再令人送回老家隐藏起来。
自崇祯九年起,随着各地旱情越来越厉害,粮价也随之节节攀升,这让徐云生等人看到了发财的机会,经过上下串通后,官仓内的粮食便被堂而皇之的摆在粮店内公开出售。
徐云生等人还以赈济灾民为借口,向巡抚衙门、布政使司伸手讨要钱粮,这些上面拨付的银钱物资不出意外都落入他们的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