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亭路。并且周延儒在任时为人不错,朝中大臣还念着他的旧情,加上胡亭路年节之礼都送的很厚重,所以才在这个位子待了下来。
随着自己的家产每年以惊人的数量增长着,胡亭路在志得意满的同时,也隐隐产生了早日致仕归家的想法。
他倒不是怕被皇帝或朝廷清算。因为整个大明官场风气都是如此,谁有本事谁使,在什么位子上捞什么样的钱,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
就算被政敌攻击,被迫致仕,但家产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年近六旬的他多年来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日子,身体已经时常感到倦怠,并且这两年他觉得皇帝和朝廷好像有了新的变化,具体何种变化他不知道,但直觉告诉他,官场的风向变了。
该收手时就得果决一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再收盐商几笔孝敬就就够了,胡亭路心中时常暗想道。只要子孙后辈不会出现败家子,他在任五年到手的银钱,足够数代甚至十代花费的了。
偏偏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然的变故从天而降。
现在胡亭路只想着能尽快解决掉这个麻烦后,坚决上本乞骸骨回家养老。只要平安致仕就算安稳落地了,朝廷还没有秋后算账的风气。
宋思章的唉声叹气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