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结束,皇帝派飞骑回京报捷,同时传达皇帝口谕,命翰林院翰林们着手起草正式国书,派使者送往契丹王廷。
国书用字遣词务必不卑不亢,传达善意的同时暗藏锋芒,若契丹人同意签定和约,那这三千多契丹俘虏可以交还给他们,两国和睦共处,在边境开设榷场交易互市,对两国民众都有好处;如契丹人非要兵戎相见,天朝七千多万汉人绝不会屈服,便以三千多俘虏的鲜血祭旗,两国再来一场恶战,决一生死。是战是和,让契丹人自己掂量着办。
再派人去北方边关三镇,传令那三位身兼节度使之职的侯爷即刻进京述职。这一支人数不算多的契丹铁骑得已深入内地,为祸达数月之久,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无能所至,责无旁贷。
这三家侯爷也是世袭爵位,又身兼节度使之职,手握一镇军政大权,俨然便是一个半独立的小王国,朝廷里下达的命令,对他们有利的,他们便立刻执行;有损他们利益的命令,他们便敷衍了事,阳奉阴违。朝廷一惯对他们也无可奈何,要是严厉惩办他们,只怕反会激出祸乱。这也是王朝积弊重重的一方面。
萧若打算趁此大胜余威,招他们进京,以丧师辱国之罪罢免他们节度使之职,并将节度使一职永久取消,日后边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