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可谓来之不易,自然兢兢业业,不敢怠慢,然而其后的皇帝,大多生长深宫,缺少了一份对江山的责任心,何况将千万般纷乱的国务,也着实头痛。
宣德已降,皇帝渐渐不再亲自处理国事,殿阁大学士则借着御用顾问的优势和票拟职权,渐渐成为朝廷的决策者。而朝廷的官员们也深感宫中成长的皇帝良莠不齐,深谙世事的不多,茫然无知的不少,国家由他们一人操控实在放不下心,也便有意将皇帝架空。
岁月迁延,皇帝与官僚逐渐达成共识,国务由以殿阁大学士为首的文官系统操作,皇帝则保留任免与生杀之权并为文官系统提供正当的权威支持,同是,皇帝又以司礼监太监掌握国玺,以制约文官。
如此一来,国家由经过曾曾选拔、具有足够的政治才能的官僚管理,皇帝作为其权利的来源并以任免之权相平衡,国家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理,而不必依赖圣君明主了。
应当说,这种结构,已经有了代议制政府的雏形,只是选拔官吏的方式不是通过选举,而是科举考试,这种平衡也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因此,到了崇祯皇帝当政,如果文官大臣们如果不能认可皇帝的思维,皇帝可以更换甚至处死大臣,但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