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就投降了。从道理上讲,战争结束后法案就应该废止,可中美双方又搞了一个《处置租借法案物资协定》,把尚未交付完毕的军用物资继续提供给中国政斧。美援装备的总数到底有多少?有说30个师、39个师的,也有说45个师、64个师的,各执一词,就连国民党自己也没有定论。这说不清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的物资分配没有明确的计划,通常是派系斗争的结果。因此,除了少数的“全美械师”,还有许多“半美械师”,而那些“半美械”部队的武器配置标准不一,数量不等,非常混乱,很难确定他们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美式装备”。
当然,不管怎么算,伞兵部队都应该属于正宗的“全美械”。可话又说回来了,“全美械”也有“全美械”的难处。
首先是开销大。美军教官可不是白求恩,干活是要收钱的。他们每上一次飞机的“勤务补贴”是50美金,中国官兵是两美金,办一个月的培训班,光是这笔开支就要耗费四万多美元,把伞兵总队整得直喊受不了。而且,花了钱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好东西。比方说,当时比较先进的降落伞是T7型,可美国人只肯提供T5。伞兵部队需要400瓦的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机,他们也不愿意给,最后还是通过蒋宋美龄女士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