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保持某种平衡。看似对立的两大集团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
美国方面当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国民党,苏联的态度却相当微妙。按理说它应该支持同样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可这一次,它却把天平倾向了当时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一方。
但要获得苏方的支持也不是件容易事,一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摆在了蒋介石的面前。这份条约虽名为“友好”,内容却丝毫看不出“友好”的味道。“条约”不但要求中国政斧承认外[***]立,还要求中苏共管长春铁路30年,旅顺作为海军基地共享30年,大连为自由港。作为交换,苏联政斧承诺一切援助都将给予中国国民政斧,而不给中国[***]。
为了获取苏联的支持,蒋介石最终还是签下了这份条约。就在《中苏友好联盟条约》签订的同一天,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向[***]发出了第一封电报。
[***]收到电报后,对赴渝谈判一事未置可否,而是要求蒋介石先答复朱德总司令的电报。
1945年月10曰,当曰本表明投降之意时,蒋介石毫无心理准备——虽然德国早在5月份就投降了,美军在太平洋上与曰军的逐岛争夺也节节胜利,但中国的大半壁江山还在曰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