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正文 第六百八十一章 裂变(下)
工程的全面,深入的展开,大量的人力,物资和资金流向了这个位于新墨西哥州北部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中。对“曼哈顿工程”最高当局的“S一11”委员会只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炸弹为军方所用;二是要抢在德国人之前。
    条仵看起来并不苛刻,但其难度却不小。为此格罗夫斯坐镇华盛顿总部,每天数次与奥汀海默教授通电话,尽力满足教授提出的那怕是微不足道的要求,并随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通过上万人不懈地努力,到了1942年的12月,研究取得了突破姓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开始控制核裂变,可以人为的产生和中止链式反应,原子弹的问世已指曰可待了。
    1945年4月,就在原子弹快要研制成功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了,恐怕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亲眼目睹原子弹爆炸时的壮观景况。此时的“曼哈顿工程”这列火车己快驶入终点站了,即使新任总统杜鲁门先生想阻止也来不及了。科学家们一共研造出外表十分难看的3颗原子弹,这3颗大炸弹分别被命名为“瘦子”;“胖子”和“小男孩”。“瘦子”是作为试验用的。1945年7月16曰下午5时30分,“瘦子”在阿拉莫戈多沙漠的试验场中爆炸了。
    ‘“瘦子”炸开了,虽然参与试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