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吉普车上,随着绵延的乡间小路一歪一晃,此刻已经是新郑城郊的田野。周围暮色四合,只有几声蛐蛐的叫声偶尔响起来。老钟在后座上整理相关的器械,老苗则开着车跟我讲述他和小聂遇险的经历。
就像是家传一样,从黄帝时代起与贼相对立的一种人就出现了,那就是守陵人。他们一般是天子的近亲大臣,显赫世家的功勋子弟,将军的亲兵侍卫。这些人忠心耿耿地守卫着自己的家属、朋友或敬仰人的陵墓,就像袁崇焕将军的亲兵及其后人隐姓埋名守卫他的坟墓一样。这些人与贼势不两立。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机遇巧合,原来曾经是贼,但是后来却成为了守墓人。就像老钟给我讲述的那个故事一样。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保护埋藏在地下的陵墓,进行有目的的考古发掘,在一些文物重点区域的文物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巡逻队伍。而老苗和小聂就属于这队伍中的一员。
他们不仅要保护陵墓不受贼的侵害,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得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贼。由于新郑市是战国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属于北邙风水宝地的范围,古墓林立,林林总总的各级有价值的坟墓逾万座,号称地下博物馆。但是这些坟墓里有大量陪葬品的同时也危机四伏,各种机关重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