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条代价很小、但却能赋予整个“歼7”以及“米格21”家族超视距作战能力的道路,同时不必付出性能下降的代价。
唯一遗憾的是,它出现得实在太晚了,在谭振华的前世,这架试验机要到1998年6月8日才飞上了蓝天,而彼时,大多数的“歼7”和“米格21”机群也到了寿命的晚期,再花太大的代价对其进行改装,在经济上就显得不够划算,而这,也是在谭振华看来,这种改装方案最后未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而它的设计草图现在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只能说明,这个方案在宋文华的心中其实早有酝酿,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它提前出世了。
这是好事。
如果这个方案经过验证后可行,别的不说,就华夏当前装备的数量巨大的“歼七”机群,就可以因此而获得全天候、超视距的作战能力,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空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战力提升!
詹诺竹是飞行员,虽然自己没开过“歼七”,但这个飞机还是认识的,他横看竖看了半天才疑惑地问道“老宋啊,你这是“歼七”?我怎么瞅着不像啊?”
宋文华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才道“当然是“歼七”,只不过我刚刚才想到了一个改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