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直排名末位。
没等尹奂问,宋时义就说明了原因。起因还是燕京白姓夫妇在伊嵩县被害一事。从那时候起,南都市都从未得到中央和省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除每年必要的扶贫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基本没有什么支持。
这对南都市特别是伊嵩县的影响非常大。刚开始几年还有一些家底撑着勉强能跟上,越到后来越跟不上了。虽说后来出了一个舍得酒厂,但是由于产量有限,而且也承包给私人了,每年收税按说也不少,但是进入地税的不多,对财政的贡献也不是很大。
当时人们都说“跑部钱进”,给有关实权部委送礼,就能要来项目、得到支持。南都市和伊嵩县都曾经努力过,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跑,四处呼吁,但是收效甚微。
毫不夸张地说,南都市在整个中原省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伊嵩县在南都市的地位也如同一个童养媳。
多年来,南都市成了官员的坟墓,没有出过一位省部级领导。伊嵩县没有出过一位副厅级领导。仿佛这个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惯例。
宋时义说,个人前途事小,地方发展事大。为官一任,振兴一地,造福一方,但是伊嵩县一直处于落后位置,宋时义感到很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