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道是难以想象的。”
尹奂知道此时的朴正银有了一定政治上的野心,所以开篇就说了这样的话。尹奂一看,朴正银果然坐直了身子。
“道这个观念一直存在于华夏每一个人的心中,华夏之所以历经几千年风雨而文明未断,原因大抵就在于此。华夏民间常说,知道不知道,上道不上道,地道不地道,这些都饱含了华夏文化的印记。
匈奴人消失了、玛雅人不见了,契丹人没影了,楼兰人湮灭了,唯独华夏民族仍然充满勃勃生机。原因就在于,华夏人懂道、知道、明道、遵道、循道。华夏人最明白阴阳之理、中庸之道,因此不管什么族类只要到华夏都会被同化、融合。
中东就几个教派在一起,整天战乱纷争不断。而华夏56个民族,大家可见过各个民族整天相互打架吗?因此,做一个华夏人值得骄傲,做华夏的朋友值得骄傲。”
众人的掌声四起,朴正银和朴慧妍首先站起身来鼓掌,有人带了头,接着全教室的人站起来,为尹奂的演讲喝彩。
尹奂接下来介绍了朝鲜历史上一本著名的书《醇言》,这是朝鲜性理学大师李栗谷对《道德经》的注释。
尹奂指出了李栗谷几处致命的缺陷。特别是对道这个核心问题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