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六部尚书,几乎都是闭门不见。
只有一些大儒,站出来为士子们张目。
此事越闹越大。
最终闹到了朝堂上。
年终最后一场大朝会。
文武百官们齐聚在垂拱殿。
文武百官们向赵祯施礼过后,分成两班站好。
刚刚站定,一人出现在了殿中,奏道:“臣殿中侍御史里行高若讷,有本要奏……”
高若讷是一个三旬上下的人。
他出现在殿中以后,立马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高若讷此前在商河县担任知县,后经过了御史台的御史知杂举荐,出任了殿中侍御史里行。
他是刚被举荐上来的,所以垂拱殿内认识他的人不多。
赵祯听到了高若讷的话,淡淡的宣了一声,“讲……”
高若讷躬身一礼道:“近些日,汴京城有传言称,枢密使把持文试,并且暗中内定了进士人选,将一应进士人选邀请到了府上做客,直言枢密使处事不公,此事已经在汴京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了。
还望官家明查……”
赵祯高坐在殿中,听完了高若讷的话以后,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