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买的,可外商将皮箱打开,工作人员看了内衬上的商标后,才知道这是燕京产的,而且还是个皮箱店生产的,这才相信。
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都要通过外贸局,企业是没有外贸权的,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出口的重要手段,中央和广东省都高度重视,每年签订的合同要上报到国务院总理那。
广交会上的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的和农产品,而且也不是各厂商派人过去,而是广交会组委会派人到各地组织货源,外商过来,看样品下订单,有多少买多少,是什么样买什么样,简单的说,别来什么个性化,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至于那些产品能上广交会或愿意上广交会,就由企业或广交会派到各地的工作人员决定,这些工作人员到各地后,首先还是与当地外贸局联系,由当地外贸局介绍本地的特色产品,同样是看样品下单,责任心强点的,才会深入到企业看看。
只是,这两年国家外汇紧张,迫切需要大量外汇,广交会承担的任务很重,外商的要求报到组委会领导那去后,领导觉着春季广交会已经来不及了,请外商秋季再来,外商要订购一万口皮箱,而且说如果销路好,明年春季还要增大订货量,扩大到十万,而且每口皮箱的价格都谈好了,那口皮箱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