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鲁班的诅咒 > 正文 第二十七节 垂底穗
之说。
    民间人家用的吉板采用的画面基本都是劳作、丰收、读书、游戏等,也有些大户人家用些典故、寓言为画面,比如说封候记、探仙山、林中高士等等。
    鲁家人刻绘吉板的技法虽然高超,但是在传授技法时却是以最常见的为基点,所以《班经》中只是用一幅“庆丰收”为例来诠释木刻的所有刀法。“庆丰收”中最为突出的是两个人形,一个抱着象征着五谷丰登的穗头,还有个人会抱着个箱子模样的东西,民间一般将这说成百宝箱。
    鲁一弃知道的比《班经》上有的要多,他在熟读各种典藏秘籍时曾多次接触了解到有关吉板图案的知识。
    清代《百吉图解说》中就对各种吉板图案做出过解释。说是在人类最早收获植物为食时,他们拜祭的是风神。因为一开始人类只收获,不播种,第一年翻收了的土地,第二年又长出各种东西来,他们认为是风给播种下去的,所以将好收成叫“风收”,后来才演变为“丰收”。这个错误的崇拜被下意识地保留到现在,也就是种地人要丰收首先要风调,然后才雨顺。而传说中风神布风的宝贝是个箱子,所以吉板图案中人形抱的百宝箱其实最早代表的是风神布风的风箱。
    “这建筑是穗形‘连居’。”鲁一弃像个睡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