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下水位开始下降的时候,王曾田也敏锐的意识到,这时外面的救援开始了。
他和工友们尝试着用风筒做筏子,先用风筒布把风筒两端扎起来,然后把网片绑在风筒上,就做成了一个能漂浮在水上的筏子。有人还找来圆木,用钢筋和铁丝扎在一起,做成一个简易木筏。
利用能够找到的材料,他们一共做了七八个,每个筏子能坐两个人。这样的话,如果水位再下降一点的话,一次就能把七八个人渡出去。虽然来回渡人的动作慢一些,但有总比没有强。
等水位低下去的时候,有人坐着筏子用铁锹划着向外走,最远向前划了50多米,前面巷道漫到了顶部的水,又将他们逼了回来。他们打算等水位再下降时,分批坐木筏冲出去。
井下,工人在苦苦支撑;井上,救援在加快推进。
救援指挥部下令,必须尽快将排水能力提高到每小时000立方米!那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排到可以下井施救的程度。
救援指挥部紧急下令省内四大国有重点煤企各自“认领”排水管泵,限时完成。当问有没有困难时,那些已经满脸煤灰、胡子拉碴的董事长、总经理们,没有一个人含糊。
为加快排水进度,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