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褒城县,虽然他也知道李庆安的十天之限并不完全当真,但也激发了李嗣业的好胜之心,他也同样认为,若三天之内拿不下南郑,那就是他莫大的耻辱。
.......
对一般的军队来说,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对安西军而言,却是兵马未动,斥候先行.当主力安西军驻扎在河谷,一支由十人组成的斥候小队便潜到了褒城县附近,斥候头领是一名姓郑的校尉,经验极为丰富.他并不急于靠近城池,而是先在数里外观察地形,褒城县是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实际是褒水的河谷,两边都是悬崖峭壁,狭窄的河谷只宽约六七里,长十几里,这是褒谷道去南郑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走这条河谷,那么去南郑就得继续向西绕路数百里,或者退回到华阳县,再重走汉水道。
正是因为这里地势险峻,才修筑了褒城,成为扼制褒谷道的要塞,安西军斥候小队没有靠近城池,而是从攀上了城池旁边的悬崖峭壁,石壁笔直向上,险峻陡峭,高约百丈,对一般士兵而言,从这里上山几乎是不可思议,但对斥候军却是家常便饭,他们灵活得像猴子,利用峭壁上的藤蔓和随身携带的绳子,迅速向上攀爬,十名斥候一点点地靠近了城池。
“校尉,上面有个山洞!”一名斥候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