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帝国的工商业提供高等技术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这也是很多大企业最常用的方式,第二个就是从帝国大学,那些高等中学毕业生里招聘,这些人的底子都比较好,学习个一两年基本都可以当骨干使用。第三个则是上海多家大企业,比如林德机器厂等联合主办的上海工商学校,这所学校除了提供会计,行政管理等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外,也培训技术人员,不过这些技术人员的能力比较有限,最多只能充当中级技术人员。更关键的是,上海工商学校不对外招生,乃是属于那些几家大企业的下属学校,只培养他们的员工学校,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从这里获得技术人才。
然后帝国的另外一所大学江南大学虽然已经开办,但是第一期学生都还没有毕业呢!
总体而言,目前帝国自主培养的技术人才是相当缺乏的,而这给目前的帝国工商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按照教育部的发展计划,他们除了进一步调整维持现有的县小学、府中学这两级基础教育制度外,将会进一步扩充高等中学的数量,争取在1865年以前让国内的高等中学数量达到五十家以上。
同时为了接纳这些高等中学的学生,帝国会新建两所大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