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说张知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考生的生死成败。若自己同张知县是仇人,无论自己成绩在好,文章写得在花团锦簇,人家在邹平当一年县官,他就别想在科举这条路上向前走一步。知县不过是一个七品官,但权力就已经大成这样。看来,只有做官才是正道。
按照规矩,孙淡还是备一份薄礼,封了五两银子去拜见张知县这个恩师。
张知县是个很随和的,顺便同他聊了聊,鼓励了几句,就又封了三两银给孙淡,微笑道:“孙淡你发蒙一个月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并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能在我的治下发现你这么个少年天才,本官很是欣慰。你读书是有天分的,将来务必要努力,切急要戒骄戒躁。古往今来,少年天才不知凡几,可未必人人都能高中进士。譬如家兄张璁,同你一年记忆力超群,七岁发蒙,八岁就能将儒家典籍倒背如流,九岁就能做得一手好文章。因此,你一个月就能作文,本官并不觉得惊讶。可家兄自从十二岁中举之后,到南京参加进士科考试,一口气考了三十五年,到如今已四十有七,竟屡屡名落孙山。可见,科举之事运气还是很重要的。以你的文章,府试和院试问题不大,可乡试那一关就不好说了。”
孙淡连连称是,说学生一定铭记恩师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