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办法。清朝的八股文讲究格式,只要格式对了就能拿高分,至于水准高低倒不怎么重要。
微一思索,孙淡就找到一篇合适的文章。
这篇范文是乾隆五年的进士黄洪宪所写的,通篇都是大白话,毫无特色。其中如“即知修身为先务,而格致诚正之功,其可以或后哉!”这样句子比比皆是,换任何一个读过一年书的学童都能看懂。可仔细一琢磨,却发现其中根本就没说什么。
但即便如此,换任何一个学者也挑不出黄进士文章的毛病。这个样子的文章就算是换王阳明先生来吹毛求疵,也只能望洋兴叹徒呼奈何。
摆头无语,孙淡不禁叹息:国学到了清朝算是被应试教育彻底甭坏掉了。
因为急着快些回家,孙淡也顾不得想太多,忙提笔来破题:“惟天下无身外之治,则知天下无身外之学矣!”
然后是承题:“夫一身修而齐治均平胥有赖焉,信乎!修身之学无贵贱一也,则君子当先务矣。”
******,清朝的学者怎么专说废话。一个意思,反反复复说,不嫌累得慌吗?
“好!”突然传来一声喝彩。
孙淡吓了一跳,抬头看去。李梅亭先生正捧着孙岳的考卷大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