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有许多世人闻名的销金窟,比如名妓满天下的秦淮楼,比如千金一餐的春风楼,前者腰肢柔软,肌肤细腻,莺莺燕燕不绝于耳,脂粉香气不断与鼻,日销斗金的人,如同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后者珍馐美味,食脍精细,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不少金陵本地人勒紧裤腰带一整年,就为了能够在此处饱餐一顿人间美味。甚至有外地的文人慕名而来,攒了小半辈子的银钱,只为了吃一顿名满天下的金陵宴。这人吃完金陵宴后做了一首打油诗,其中两句“不吃春风楼,枉做金陵人”广为流传,一度成了春风楼的招牌。这文人也因为喜欢金陵而留下,做了当地十年的知府,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金陵人。
但除此之外,金陵还有很多大家并不知晓的销金窟,这些地方隐蔽而又低调,低调到若干人路经它的门口,只会感慨一句,它怎么还不倒闭。
这其中,更以街东头倒数第二间的西草玉器铺为甚。
这家店于五年前声名鹊起,向来只存在于某些人酒后的交口相传中,从未出现在任何明面的场合上。但哪怕如此,它也一跃成为本朝官员彼此心知肚明的销金窟。
没有人敢报价,也没有人敢开口询问。卖官鬻爵不可怕,但买卖三品以上大员,已经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