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饮料的老板。”
“那对面的光头佬?”
“一个卖假货的,还敢威胁正主!”
“什么?现在做假货的都这么嚣张吗?”
众人一听缘由,也气的鼻子冒烟。
“这种人,太可恶了!”
“我爸前一阵给我儿子买了两罐饮料,也是假的,印着鲜橙哆,老年人眼神不好,谁注意到还多个【口】!”
“那算什么,我老婆还买过六万核桃了,我一看不对劲就跑去退货,你们猜小卖部怎么说……他说六万跟六个,小学生都知道怎么选?说我是不是傻?”
“太缺德了,都喝死人了,当地机构也不管管?”
“谁管?没看见那光头说吗?别浪费律师费了,人家压根不怕!”
众人七嘴八舌,义愤填膺。
90年代初,食品造假不少,立法薄弱,即使抓到,处罚力度也不大,加上地方保护主义,让某些造假商肆无忌惮。
就在此时,画面切换,出现了一张信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等等,这好像是对方提供的线索?”
“线索很细致,人名、地址、事件全都明明白白。”
“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