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文学的这种“再复制式”的创作,你能说它不是快餐式读物吗?
这批效仿网络大神作品的网络作品,也拥有语言美、情节美、环境描写美,对话精良,故事完整。但这就像我们看了一组排比句,再给你看100组排比句一样,好听点说,“就是享受的畅爽一下,难听点说,看得想吐了。
视觉领域有一个词叫“密集恐惧症”,面对这种粗糙的复制式创作,我能不能说,“我有思想上的密集恐惧症?”
这样作法的根源在于,市场需求。这类作品,下游赢利环节要,读者读。导致粗糙复制创作盛行。
三、“粉丝经济”阻挡入门作者上升通道
承续以上两个问题,最终导致网络作家无法呈现“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盛景,从五年期的角度来看,都会导致网络文学发展的青黄不接状况出现。
“粉丝经济”的强大作用,一是收益倒迫相当数量中坚层和普通层效仿大神作家作品,创作出只有当前经济效益,文学价值和长远经济效益全无的作品。二是那些拥有开创性或者首创性的作品内容,除非是遇到特别的机会,很难再脱颖而出,甚至连矮子里拔将军的效果都难达到。
尤其是上述的第二类网络作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