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说,上下班和上下学途中,顶天了有三个小时,而且还是昏昏欲睡的三个小时,也就翻翻手机pad。这样的三个小时,也就能够读一读小白文、看一看视频吧?
但这种低层次的现状,近来因各种因素的累积,开始出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也就是笔者在题目中说的:深度时代即将到来。这个到来,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原有的出版体系、作家体系、杂志报刊、网络原创体系、移动端体系,如果准备不足,那可就白白错过了一次亿万读者的巨大机会,被后来者追上并超越。
深度时代的到来,已经呈现出了几多征兆:
首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极大的提振了经典文学(也有人称纯文学、传统文学)的中国信心。通过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效应,培养起了一批能够延续5-10年热情的读者。毫无疑问,这个读者数量,至少是以千万级来计算的。
第二,国家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决心,会施放一大批出版和写作需求。毫无疑问,跟世界趋势略有区别,中国将赢来一个长达8-12年的出版黄金周期,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毫不为过。
第三,人们收入的提高。国家明确到2015年前(本文写于2012年底),要让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