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赶紧劝道:你也别多心。这买卖该咋做就咋做。没人敢说你们赚黑心钱。
那俩孩子也是好心,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讲究。怕油炸的次数多了会对身体不好。街坊邻居们虽然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但不妨碍他们感慨两个孩子心地善良,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他们是不知道这粮票油票有多金贵,还以为随随便便上个市场就能买到呢!
这种常识咋能不知道呢?人群里突然有人疑惑:就算家里条件再好,每家每户的粮油供应都是限量的。谁家都是凭票供应
老邻居说到这里,没再往下说。其余人面面相觑。义工赵阿姨皱了皱眉,用笊篱敲了敲大铁锅的边缘:你们都想啥呢?小陶跟小霍就是两个刚上高中的孩子。他们能知道啥?兴许家里就是油厂的呗!咱们莲花胡同里在粮库肉厂上班那几家,这么些年也没见缺粮食缺肉呐!
就是最艰难那几年,大家伙儿都勒紧裤腰带了,人家家里还能炖截骨头熬汤喝。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哪个厂子上班就享受哪方面的福利。
你们家那口子在棉织厂上班,这么些年你家也没缺过针头线脑碎布料子不是。
那人被说的老脸一红,赶紧说道:你说这个干啥!炸土豆给我,电影快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