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军属带来的创伤,《节选修订》、《拒绝再战》更是高举反战大旗,对联邦政府进行直接抨击……
这些影片虽然没有成为占据好莱坞的主流影片,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联邦政府正在极力挽回战争给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重新恢复政府的信誉,这些“不和谐”的影片自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希望看到的,而《拆弹部队》恰恰走了一条跟这些影片完全不同的路线,它貌似“反战”,实则“主旋律”,迎合了主流社会的迫切需求。
同样,如果不想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政治正确是最基本的立场,面对这样一部点映的影片,即便是那些与瑞恩、与迪士尼不对付的职业影评人,依然要大唱赞歌。
“一部伟大的电影,也是一部巧妙的电影,娜塔莉?波特曼交待得很清晰,让我们知道具体哪个人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那样做。”
面对这种性质的影片,根本不用迪士尼公关,罗杰?艾伯特乖乖打出了十分!
“当观众终于得以从《拆弹部队》那亢奋的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他们一定是在颤抖着,仿佛触电一般,他们很有可能会急切地想要再看一遍。”
“紧张、勇敢、害怕,这将是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