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需要联合作业的拆弹小组起到的是一个非常关键却很少被人提及的重要作用,我只是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
稍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娜塔莉成为了记者最主要的采访对象,影片政治正确的立场已经展现无遗,也不需要她自夸,她非常聪明的将话题集中在了那些所谓的‘英雄’身上。
“巴格达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一片可怕且危险的地界,但是拆弹小组所面对的却是更为糟糕的境况,在任何一个特定的一天里,都会有炸弹在这座城市里爆炸,至于其他10到15个没有被引爆的,则要归功于这些人数不多、秘密从事工作的拆弹专家的成功排险。”
“事实上,这些人每一天都生活在致命的威胁当中,也令故事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张力、传统风格和戏剧冲突……其实从一种带有隐喻的水平线上出发,他们对于整个战争来说,就象征着英雄主义。”
就像娜塔莉说的这样,《拆弹部队》除了“政治正确”和对战争的反思之外,对美军的正面表现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将美军中的拆弹兵作为表现对象就很讨巧,拆弹兵不是战斗部队,不会有其他影片中大量出现的跟当地人交火的场面,他们的拆弹任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