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铜岭关本应是欣喜若狂的事情,但郭磨和新军战士却碰上了个两难的选择。
由于铜岭关的守军仓促之下应战,碰上了新军战士超强的火力近战,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选择了投降。
清点之后发现投降的人数能有三万六千多,几乎是新军战士的两倍。如今怎么处理这些俘虏,成了让郭磨头大无比的事情。
按照计划,新军战士应该是马上迂回到铜岭城的背后,凭高视下,对铜岭城形成巨大的威胁。
可有了这小四万的俘虏,就有点进退两难了。
郭磨跟其他的北皇子那些高高在上的将领不同,他是从底层小头目投降秦军后,被秦宁提拔起来的,没有那种北皇子麾下将领官僚的毛病。相反的,郭磨具有的是秦军将领那种跟下面的士兵打成一片的优良品质。
就下一步的行动问题,郭磨找来了两个校官,还有一些基层的小头目商量。
这个问题郭磨头疼,下面的人也头疼。秦宁可是严令,对待敌人要有所区别,碰上凶残的敌人,不计一切手段干掉。但要是投降的人,一律予以优待,不得虐俘,更不允许杀俘。
作为投降的新军来说,是无比支持和理解统帅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