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很多关键的信息,比如仿冒焕颜的伪劣护肤品,就多达二十三种。
这二十三个品牌几乎都是出自家庭式小作坊,且分工明确。
于战在查到这二十三个品牌的时候,也同时录下了对方的对话还有一些标签图片。
这标签图片与货真价实的焕颜比起来,其实差别很大。
比如包装图片印刷模糊等等。
因为当时产品并没有所谓的防伪标签,所以就算是有假冒伪劣的,普通消费者也不会发现的。
反倒觉得,是不是产品质量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当中,有一大半儿的厂商本身就是生产护肤化妆品的。
但因为焕颜的广告打得很好,到处都是,消费群体也很大。
这些厂商就打起了它了主意。
贴上仿冒的标签,混到焕颜的产品当中拿去售卖。
记者朱明在听过庭审之后,赶紧跑回家,把自己亲戚的那瓶烂脸的焕颜产品拿出来看。
这才发现,这产品上的外包装上,根本就少了一个火字旁。
也就是说,亲戚买的不是焕颜,而是奂颜。
这可把朱明弄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