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的,是另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棉袄的年轻小伙儿。
那人身上还背着照相工具,看来果然是请来了摄像师了。
“你们这儿可真难找,要不是你一直坚持让我来,看我来不来?”
那小伙子抱怨道。
可见他对来乡村拍照,有多么的不愿意。
刘雅也迎了出去,对摄像师说着好话:
“师傅,辛苦你了,这次一定请你多后几张,钱我们会照付的。”
这拍照也是国营的,客人付钱,摄影师负责拍照。
反正这个只需要钱,又不需要票什么的。
跟师傅谈好价钱,五毛钱一张。
他说不能再少,而且跑这么远的路,没有什么钱可赚,他可划不来。
刘雅一想也是。
所以不能浪费。
一卷胶卷,如果曝光好的话,大概可以拍三十多张。
极限好像是三十六张。
而且这个时代的胶卷可是稀罕物。
贵就贵在这里。
刘雅让摄像师随便给吃饭的宾客们拍了几张。
是那种随意的拍,不是摆拍。
这种农村席宴,还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