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早七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郑军发起总攻。
在经过九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郑军官兵1.2万人,俘获5000余人。他们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90余艘。
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往台湾。
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
在施琅大军压境之下,郑克塽茫然地说:“现在台湾人心风声鹤唳,继续守卫台湾恐怕右边啊;士卒满目疮痍,再战下去恐怕难以取胜。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
刘国轩也劝告郑克塽投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军前往迎接。
施琅入台之后,主动前去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郑氏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的举动,对郑成功毫无怨仇。
他祭祀完成之后,哽不成声,热泪纵横。
之后,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
清朝东阁大学士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的意见打动了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在台湾设府县管理,屯兵戍守。
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