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袭击的讯息;原本他仍坚持继续南下勤王,但终因上下将士思归,哭声遍闻,乃不得已班师回厦门。
他收复厦门后,追究起责任,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而放走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请退隐东石镇白沙,不再过问政事。
同年五月,郑鸿逵麾下大将施琅因叛变事泄,擅自处决郑成功部将曾德。
郑成功以此为由,欲诛施琅全家。
施琅虽在友人帮助下逃脱,但父亲、胞弟均被处死。
从此,施琅与郑成功结下大仇,决定降清。
后来,正是施琅的带领下,满清成功攻破台湾,维护了两岸统一。
公元1651年下半年,郑军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战斗,获得了磁灶战役、钱山战役和小盈岭战役的胜利,克复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年底,包括定西侯张名振等人皆来投靠,使郑军的声势愈形高涨。
公元1652年正月,清海澄守将赫文兴向郑成功投降。
二月,郑军攻长泰,清朝派遣陈锦率大军前往救援;两军于江东桥展开大战。郑成功仗着对闽南地形较为熟识,在江东桥附近安排了许多伏兵,大败陈锦,歼灭多数清军,取得江东桥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