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儿子,而他只是皇帝弟弟的儿子!不过,有两点是朱由崧比不上他的,第一,他年纪较大,比较能胜任乱世中的帝位;第二,他的名声较好,史书说他“时诸藩中能急国难者,惟周、潞二王云。”
身为东林党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署礼部事兵部左侍郎吕大器,当然是主张潞王来当皇帝了,他们除了担心福王会算旧帐外,还担心福王不是好皇帝,因为他们早就听说了福王朱由崧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这七件事,而潞王却是爱民忧国的人。
我们由此知道,史可法等人的做法,除了考虑自身利益之外,他们更考虑的多的是——国家!
这也注定了他们和另一些支持福王的人是不同一条路的人了,因为那些人从没想到过国家,他们想到的只是自身的利益。
道不同的人,始终是不会走在一起的!
右都御史张慎言、户部尚书高宏图、詹事姜曰广、吏部给事中李沾、河南道御史郭维经、诚意伯刘孔昭、太监韩赞周等人主张福王来做皇帝。
我们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大伙和福王都没什么交情,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拥立福王呢?
而且,无论拥立谁,他们都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拥立之功!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