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断,有几次声势还相当大,而弘治一朝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史书说他“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可谓名副其实。
明代的国家赋税收入,洪武、永乐、宣德三朝为高峰。正统年间,由于将江南重赋官田改依民田起科,赋税收入锐减至二千六百余万石。
从此以后,景泰、天顺、成化始终徘徊于二千五百万至二千六百万石之间,而弘治朝却增至二千七百万石,成为明中叶赋入高峰。
朱佑樘统治期间,不仅是赋税的增加,人口也一直在比较稳定地增长。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至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人户由50207934口,至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增加到的60105835口。
《明史》朱佑樘的评价是:“明朝得天下,传十六世,除太祖、成祖以外,可称颂的是仁宗、宣宗、孝宗。仁、宣之际,国势初步强盛,纲纪修立,淳朴不变。至成化以来,号称太平无事,然而安乐则容易沉溺于怠慢贪玩,富强则会逐渐滋生骄奢。孝宗独能谦逊,节俭有度,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于保国泰持民盈之道,使朝政太平、安定有序,民物康富。《易》经说‘没有平地就没有山坡,没有往来就没有复回,只有艰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