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再次当上皇帝后,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
他为什么还不死了议和的心呢?因为赵构很清楚,他所面临的形势是,一是南方遭受战乱,百姓生活艰难,要是农民起义一旦爆发,金人再趁机南下,宋朝连半壁江山也难以保全;二是武将势大,容易叛乱。苗刘兵变之后,这一点给赵构带来的恐惧,更是挥之不去。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能议和,那是对他最有利的。当然,在不能议和的情况下,就只有抗战了。
所以,他一面议和的同时,一面重用抗战将领,对抗金人进攻。
这些将领中,年纪最大的,最受赵构重用的,当属宗泽。
宗泽,他的出身非常不好,世代务农,家境贫寒。
按照运气来说,他算是没运气的人。
人在出身低微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命运的,往往是读书。
古往今来,读书分两种,一是为了科举考试的读书,二是增长见识的读书。
这两种读书,都能改变命运。
科举考试,在今天就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