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正文 313 无恶不作的李林甫
因此对杨慎矜怀恨在心,便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制造流言,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

    李隆基听闻之后大怒,将杨慎矜下狱,命三司会审。

    李林甫把栽赃陷害的本领拿出来,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

    最终,杨慎矜被族灭。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

    他的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已知晓,当下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

    第二年,李林甫鉴于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等文臣以边将入相的先例,欲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他请求辞去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并举荐安思顺继任,上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

    李隆基采纳了他的建议。

    李林甫重用蕃将,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让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