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遗憾而终。
姚崇自己勤俭节约,京城里连个府邸都没有!
他的一生,座右铭就是“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而他个人的官位达到至极的时期,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
他很廉洁,可是,他的儿子却未必廉洁。
其子姚彝、姚异,仗着父亲是宰相,广交宾客,招权纳贿,无所不为。
中书主书赵诲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情败露,被李隆基定为死罪。
姚崇因为事情牵连儿子,对赵诲不能不营救。
李隆基对此非常不悦,在赦免京城罪囚时,特意在敕文中注明,将赵诲流放岭南。
姚崇见了,为此忧惧不安,知道自己的威信在皇帝那里已然没有了!当下数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
李隆基对姚崇已经失去了信任,当下罢去他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病情严重,眼看要死去,他看到自己的仇家张说重新起用,当下嘱咐儿子说:“我死之后,张说出于礼节,一定会来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