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
自此,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常常参与军事机密。当时政多变故,杜如晦裁决处理事情毫无滞留,同僚一致公认他的才干,无人见出他才能的限度。
李世民提升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为建平县男,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立后,他任郎中。
之后,他与房玄龄参与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替李世民夺取了权力。
李世民立为皇太子后,他被授职左庶子,升为兵部尚书,晋封为蔡国公,食邑三千户,另有益州食邑一千三百户。
不久,任检校郎中,代理吏部尚书,总领东宫禁军,晋位为尚书右仆射,仍兼任吏部职务。
杜如晦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举荐贤能之士,降级使用不贤者,都各得其职。
一个人,只要有了较高了地位了,就有人妒忌,就有人想拉他下来。杜如晦也遇到这样的情况。
监察御史陈师合看不惯杜如晦,当下呈献《拔士论》,称一个人不可统管数职,暗中讽喻杜如晦等人。
李世民看了之后,说:“玄龄、如晦不是以有功旧臣的身份提拔的,仅因其才能参与治理天下,师合想以此离间我们君臣吗?”当下将陈师合贬官至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