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授予房玄龄太子少师官衔。
他坚决推辞,只任代理太子詹事,兼任礼部尚书。
这一事,充分显示了房玄龄的懂得进退。
也正是如此,李世民更加的看重他。
第二年,就让他接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左仆射,改封爵号魏国公,同时主持编撰本朝历史。
房玄龄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以后,更是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
他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像是自己有那优点长处一样高兴。他熟悉百官的情况,多讲优点来鼓励他们,研究制订法律条例,立意是宽容公正。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
公众舆论赞扬他是贤相。
他有时出了差错被皇上批评,就一连几天在理事的朝堂里叩头请罪,惶恐不安,好像无地自容。
贞观九年,因维护李渊的陵墓制度有功,加赐开府仪同三司名号。
贞观十一年,跟司空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一起被封为世袭刺史,按照这个身份任宋州刺史,改封爵号梁国公。
贞观十三年,提升为太子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