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几乎次次胜利,可是,就是灭不掉柔然,他们在北魏一撤军,马上又重新组建国家,真是像草原上的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公元449年,拓跋焘第十三次率军进攻柔然。这一次,他是大面积攻打柔然,包括哪些支援柔然的部落。
高句丽等柔然的附属部落,也被拓跋焘击败。
拓跋焘扩地千余里,设六镇,慢慢蚕食柔然。终于使得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
从此之后,柔然一蹶不振。
拓跋焘对于北魏的功绩,可以说是比拓拔嗣还要大,而其中汉人崔浩的功劳至伟。可惜的是,拓跋焘很快对他动手了。
碑刻之祸,就此发生。
崔浩在北魏,从事拓跋珪、拓跋嗣到拓跋焘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无论是平定北方、西域诸国还是对南朝作战,崔浩的谋策都对大魏军队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的人,遇到拓跋焘这样的明主,本该善始善终,君臣际遇要写入历史的,可是,崔浩没有,他的行为触怒了拓跋焘,使得他要杀了崔浩。
崔浩主修北魏国史,直书其原,从不避忌讳,内容涉及大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淫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