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处理机构。
在那里,会有另一批人对试卷进行扫描,变成电子文档。
因为考生来自世界各地,所以书写时所用的文字不尽相同,但只要经过扫描,便会自动翻译成中土通用文,相当先进。
至于学生的姓名,则不会出现在电子文档上,而是以编号代替,所以阅卷者是无法知晓哪篇文章是哪个学生所写的。
之后,转化成电子文档的试卷会经过初审,初审并不在乎内容,只是对文章涉及的学术大致作出个判断,以此分门别类。
分完类的试卷,这才传输到相应的、专攻此道的海岛学院,然后由各个阅卷老师进行定夺。
比如“机关术、武道技、魔道技”这三个类型的试卷,便会传送到瀛洲岛总部,而陈凡那篇《母猪》自然是送到青羊岛农业分院了。
当然,初审时难免也会产生偏差,譬如你题目写的是马车,但通篇看来,侧重点却是马车上的“机关术”运用。
所以,若发生这种情况,各个分院也会做出调整,将你的试卷重新传输回总部审阅。
反正就如陈凡当日所见,稷下学院的系统十分科幻,动动手指、划划光幕就行了,方便快捷,也费不了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