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客气了,我不过是边塞苦寒之地的读书人,怎么能跟诸位大才相提并论呢。”楚宁客气地说道。
“哎,怀来伯此言差矣,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先生弃文从武,力挽狂澜,是我辈之楷模,想必定是饱学之士,如果伯爷不嫌弃,我等正以文会友,可指点一二。”陈瑛开口说道。
“在下诗书不精,遑论文采,还是诸位继续,我与国公听着就是。”楚宁婉拒道。
“伯爷客气了,刚刚俊彦兄观景有感,写出一首咏秋,还请伯爷指点。”周砚一脸真诚地说道。
“诸位都是高才名门,在下乡野之人,怎敢板门弄斧,诸位继续便是。”楚宁客气地说道。
“伯爷此言差矣,伯爷进殿受封太子少傅,为我等读书之人的骄傲,怎可如此谦虚,难道我等就如此不堪,不值得伯爷指教一番。”陈瑛仗着自己是内阁次辅陈循之子,话里透着一股子上位者的气息。
“就是,怀来伯难道就认为我等不堪入目吗。”一众文人开始跟风起来。
“x的,够了!”楚宁一拍桌子大喝道。
众人没想到楚宁会突然爆发,竟然当着众人的面爆粗口,要知道在场的都是文人,好几个人都是有哦才子之名的学子,